【红色之旅】蔡会文、蔡兰阶故居
2020-06-08 17:59:39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周玲 | 作者:攸州旅游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83689

       蔡会文、蔡兰阶故居位于攸县莲塘坳镇山和村(原山田村)蔡家组朱家冲,县城东18公里。

       故居为湘东地区清末民居建筑,原有房数十间,占地面积达1300平方米以上,由蔡会文父亲蔡开先建于清末至民国早期。上世纪80-90年代因故大部分被拆除,仅存左侧横厅后栋(其余尚存墙基与部分残墙)。现为蔡兰阶曾孙蔡传武兄弟所有。

       蔡会文,号赤潮,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。此后,历任红四军军官教导队党代表,红三军政委、江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、湘赣省军区红军总指挥兼红八军政委、粤赣省军区司令员、赣南省军区司令员、湘粤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委。1936年牺牲,时年28岁。

       蔡兰阶,又名蔡中,蔡会文是他的胞兄,1926年参加农运,同年入党。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,历任士兵委员会委员、红12军34团政委、红34师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和101团政委,参加过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。1934年随中央红军长征,一说在湘江战役中牺牲,二说在1935年于直罗镇战役牺牲,年29岁。

       残存房屋坐南朝北(360°),平面呈曲尺状,建筑面积145平方米,占地面积180平米。面阔三间,两层,两侧次间各一,合计7间。房前原有天井,部分保留。砖木结构,硬山顶,小青瓦盖面,排水沟、墙基及墙体1米以下为青砖错缝叠砌,以上为土坯,墙厚40厘米。墙面抹白灰,局部剥落,留存文革期间标语一幅。双开木门,高1.85米。室内三合土地面,间墙与外墙材料及砌筑方法类似,墙面抹灰。房屋之间有木门互通。木楼板,有板梯可上二楼。

       被拆除的房屋尚存墙基与部分残墙,平面呈长方形,东西宽约45米,南北约30米,面积1150平方米。残墙集中保留在故居南侧与西侧,可见房屋遗迹5间,残墙高0-85厘米,均为三合土夯筑。

       蔡会文早期参加革命,他和黄公略一道,领导红三军积极参加了第一、二、三次反“回剿”斗争,与兄弟部队一道,粉碎了蒋介石消灭红军的阴谋。毛泽东在一首词中写道:“赣水那边红一角,偏师借重黄公略。”这不仅是对黄公略的赞许,也是对蔡会文和红三军全体将士的高度评价!1932年,他在湘赣苏区指挥红八军粉碎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,巩固了湘赣苏区。主力红军长征后,他率部开创了湘粤赣边革命的新局面,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。1936年8月,在桂东八面山,蔡会文面对敌人的屠刀,用生命表达了自己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。

       蔡兰阶是攸县农运的领导人之一。1927年11月,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,为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。1929年参加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。在中央苏区第一、二、三、四次反“围剿”战斗中,屡立战功。在湘江战役中是绝命后卫师少数脱险人之一。在强渡大渡河的战斗中,出色地完成了火力掩护任务。1935年11月,蔡兰阶在直罗镇战役中,为了这场战役的胜利,献出生命。直罗镇战役的胜利,巩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,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“奠基礼”。

       故居是蔡会文、蔡兰阶弟兄二人出生与成长的地方,也是他们义无反顾踏上革命征程的起点。在英烈离开后的90年里,故居饱经风雨却屹然挺立,它是蔡会文、蔡兰阶弟兄二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不屈精神的象征,也是蔡会文、蔡兰阶弟兄二人英魂的归宿。蔡会文、蔡南阶故居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史迹与纪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。加强对故居的保护,有利于红色基因的传承。2019年2月28日,湖南省人民政府将蔡会文、蔡南阶故居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同时公布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。

(蔡兰阶、蔡会文旧居)


责编:周玲

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

攸县新闻
成长ABC
攸视频
直播视频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